SADESINDRA因陀罗MATX机壳开箱玻璃侧透20+14cmARGB魔幻风扇

导读 MATX 中小型机壳大玩家,SADES 赛德斯新推出「INDRA 因陀罗」MATX 机壳,并加宽机身设计配置魔幻 20cm 与 14cm 的 ARGB 大风扇


MATX 中小型机壳大玩家,SADES 赛德斯新推出「INDRA 因陀罗」MATX 机壳,并加宽机身设计配置魔幻 20cm 与 14cm 的 ARGB 大风扇,给予玩家在中小型机壳中视觉感受的新体验,加上一贯的性价优势,喜爱 MATX 又想要 ARGB 灯效,以及玻璃侧透的玩家,这咖在这尺寸中可相当吸睛。

规格
颜色:黑白
尺寸:390(L) x 230(W) x 390(H)mm
材质:SPCC+侧版钢化玻璃
相容性:MATX、ITX
储存空间:2 x 3.5 吋、3 x 2.5 吋
散热系统:前 2 x 120mm / 140mm / 1 x 200mm、后 1 x 120mm / 140mm、上 2 x 120mm / 140mm
水冷配置:前 240 / 280mm、上 140 / 240mm
前面板 I/O:开机按钮、重开机按钮、LED 按钮、USB 2.0 x 1、USB 3.0 x 1、Type-C、3.5mm 耳机/麦克风
电源:ATX PSU
PCIe 扩充插槽数:4+2
显卡长度:<335 mm
处理器散热器高度:<180 mm
配件:显卡支撑架、备用整线环


INDRA 因陀罗机壳开箱 / 加宽 20cm + 14cm ARGB 魔幻配置

SADES INDRA 因陀罗机壳,视觉上接近 MATX 尺寸机壳的範畴(390(L) x 230(W) x 390(H)mm),但其加宽 230mm 的宽度,让机壳前面可预装 1 颗 200mm ARGB 风扇,而机壳后方也预装 140mm ARGB 风扇,并内建 ARGB 控制器,让玩家自行切换灯效与主机板同步。

规格上,INDRA 支援 MATX 与 ITX 尺寸的主机板,有着 PCIe 4+2 插槽的扩充空间,以及 2 个 3.5” 与 3 个 2.5” 储存装置安装空间;散热则是前方支援 2 颗 120mm / 140mm 或 1 颗 200mm 风扇,后方则是 1 颗 120mm / 140mm,至于上方则是 2 个 120mm / 140mm 风扇。

至于 AIO 水冷相容性,则是机壳前方可安装 240 / 280mm 水冷,而上方空间则是 140 / 240mm 的空间。

除此之外,INDRA 左侧採用磁吸玻璃侧透旋转门设计,并备有金属拉环可直接开启玻璃侧透,而将玻璃往上抬起则可取下,方便玩家 DIY 安装;配件中也提供金属显卡支撑架,不论水平、垂直安装都能帮玩家撑住显卡。


↑ SADES INDRA 因陀罗。


INDRA 因陀罗机壳只有黑色款式,正面网状开孔大秀 200mm ARGB 风扇,也让机壳内部有较好的散热气流,但相对的防尘就是单靠网状开孔,毕竟若再多加滤网,反而会降低风流,因此在散热、防尘上还是有要些平衡。


↑ 视觉感受小,但内部空间还不错。


↑ 正面全网孔造型。


机壳上方则备有防尘滤网,可安装 2 颗 120mm / 140mm 风扇或者 140 / 240mm 的水冷排。

电脑的开机按钮、重开机按钮、LED 按钮,以及 USB 3.0、USB 2.0、Type C 与 3.5mm 耳机麦克风等连接埠,都设置于机壳正上方。


↑ 机壳上方防尘滤网与开机按钮。


INDRA 因陀罗左侧玻璃侧透,採用磁吸、旋转门设计,因此玻璃表面无穿孔相对更安全,而在侧透前方备有勾环方便玩家打开侧透,后方的旋转结构,只要往上抬起玻璃侧透即可移除,让玩家在 DIY 安装主机时更便利。


↑ 勾环设计,让玩家方便打开侧透。


↑ 前方磁吸、后方旋转门。


↑ 取下玻璃后,可见前后贴有金属边条,让玻璃侧透开启、拆装更方便。


机壳后方与右侧金属侧板,后方配置需注意的是因为 MATX 机壳高度较低,但后方又配置 140mm 风扇,这时若要安装直立显卡则会有干涉问题,倘若安装直立显卡则要将风扇改装置机壳上方。

机壳提供 PCIe 4 + 2 槽扩充,下置电源则有专属滤网与散热开孔。


↑ 机壳后方与右侧金属侧板。


↑ 直立显卡需注意风扇干涉。


↑ 电源安装空间。


骚包的 INDRA 因陀罗,机壳底部安装 4 颗金属音响脚垫,低角度看过去时真有几分质感。


↑ 金属脚垫与底部散热滤网。


INDRA 因陀罗内部空间

机壳内部空间,首先前门板预先安装 200mm ARGB 风扇,不过若要安装 240/280mm 冷排时,则要取下这颗风扇,因此会建议玩家配置空冷散热,毕竟这咖机壳 CPU 塔扇支援到 180mm 高度的大塔扇也不成问题。


↑ 前方 200mm ARGB 风扇。


主要内部空间则是 MATX、ITX 主板,在上方、右侧、下方都有着走线开孔,实际安装孔位、大小相当不太有干扰或不好安装的问题;除了採标準上下分舱外,在电源旁也开了侧透,让玩家展示电源型号。


↑ 机壳内部空间与分舱设计,以及电源侧透。


↑ 主机板安装空间,右侧则可安装 2 颗 2.5” 装置。


机壳背面,则是少数这价位机壳当中,配置整线环的设计,让机壳不会太过凌乱;并内建 ARGB 风扇控制器,可通过机壳 LED 按钮切换灯效与主机板同步功能,但需要购买 SADES 相容的 ARGB 风扇才可继续扩充。


↑ 机壳右侧空间。


↑ 配置整线环,让机壳后方不凌乱。


↑ ARGB 风扇控制器,提供 LED 切换与主机板同步。


机壳下方空间,则有着简易式 3.5” 安装空间,可安装 2 颗 3.5” HDD,或者 1 颗 2.5”、1 颗 3.5” 的配置,但相对安装时需要将支架拆下才能安装。


↑ HDD 硬碟架。


机壳前面板连接线,备有 USB 3.0、USB 2.0、前音源、前面板针脚,以及前置 USB Type C 连接埠,不过大部分 MATX 主机板少配前置 Type C 这规格,玩家在 DIY 开菜单时可要格外注意这点;而 ARGB 控制器,则需要连接 SATA 供电,若需要主机板同步则要连接 ARGB 针脚至主机板。


↑ 前面板控制针脚。


↑ ARGB 控制器。


以上是 INDRA 因陀罗机壳的大致介绍,组件主要以前面板、玻璃侧板、金属侧板与配件。


↑ INDRA 因陀罗。


INDRA 因陀罗机壳 ARGB 灯效

以下则是解说安装时需注意的几个重点;首先配件,则提供多功能的显卡支撑架,可支撑水平或垂直安装的显示卡,採用可重複黏贴的背胶,直接黏在机壳分舱之上,配件中还有背面的整线环,以及安装主机所需的螺丝。


↑ 显卡支撑架配件。


硬碟架安装时需要先从机壳取出,若要安装 2 颗 HDD 时,要先从上方这颗先安装,接着才锁里面这颗。


↑ 硬碟安装。


主机板右侧的 2 颗 2.5” 安装空间,虽都有配置专属走线开孔,但在走 SATA 与电源线时,还是要稍微注意下,多绕点线让接头比较好安装,之后在慢慢整线。


↑ 主机板右侧 2.5” 安装空间。


↑ 连接线材需注意。


显卡支撑架可自行调整厚度、高度,并可以重複黏贴使用,因此不太需要担心日后拆装的问题;而水平安装时可帮忙支撑显卡重量。

不过机壳的垂直安装空间,其后方 PCIe 插槽相对不牢固,而显卡支撑架刚刚好可弥补这点不足,但是后方风扇的空间也会干涉到,因此在 DIY 规划时可要先确定配置以免向隅。


↑ 显卡支撑架。


↑ 给予显卡一个简单可重複使用的支撑性。


↑ 即便垂直安装也不成问题。


以下是 INDRA 因陀罗机壳 ARGB 灯效,提供给各位玩家参考。


↑ INDRA 因陀罗机壳 ARGB 灯效。


↑ INDRA 因陀罗机壳 ARGB 灯效。


↑ INDRA 因陀罗机壳 ARGB 灯效。


↑ INDRA 因陀罗机壳 ARGB 灯效。


总结

INDRA 因陀罗机壳 MATX 尺寸、PCIe 4+2 槽、3 x 2.5”、2 x 3.5” 的安装空间,满足一般玩家的电脑规格相当足够,而中小型的机壳以加大 230mm 宽度的机身,备有 ARGB 的 200mm 与 140mm 风扇配置,让喜爱灯效的玩家一次就满足这魔幻主机的安装。


↑ INDRA 因陀罗内部。


但若要说这机壳的小麻烦,就是虽然加宽体积,但主要都留给左侧的安装空间,因此后方在整线上要稍有点耐心,尤其 2.5”、3.5” 都安装时,这样的理线难度相对高了点,但是 200mm ARGB 风扇就是好看阿!


↑ INDRA 因陀罗右侧整线空间。


喜爱 MATX 小机壳,又奢望有着大空间安装塔扇、AIO 水冷、显示卡,以及一次满足 ARGB 灯效、基本散热对流的玩家,这咖论性价实属不错,论造型也绝对吸睛的性价之选。

来源: SADES INDRA 因陀罗 MATX 机壳开箱 / 玻璃侧透 20+14cm ARGB 魔幻风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