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 26597;& 30475;& 25152;& 26377;旋刚风行者静音机壳开箱测试旋刚风行者静音机壳开箱测试旋刚风行者机壳安装分享& 19979;& 19968;& 38913;
查看所有sharkoon-ai7000.jpg(85.29 KB, 下载次数: 7)
旋刚推出风行者静音机壳,外观设计简约俐落,在静音处理中,机壳左右两侧与前方上方配置隔音垫,达到寂静减噪的效果,主要进风口配置于前方面板左右两侧与下方,在两侧的进风修饰口有红、绿、蓝、黑的颜色可选择,对于想有效隔绝主机运作时所带来的噪音,这款机壳也是不错的选择,接下来为大家进行开箱介绍,确认硬体之间的安装有无冲突,就请大家继续看下去。
规格
主机板安装尺寸:Mini-ITX、Micro-ATX、ATX
I/O连接埠:开机键、电源指示灯、硬碟读取灯、2组USB 3.0、2组USB 2.0、Audio
储存装置:2*2.5硬碟、3*3.5吋硬碟(2组可通用于2.5吋)
5.25吋安装数量:2
CPU塔散高度:175mm
显示卡安装空间:380mm
电源供应器安装空间:230mm
PCI-E扩充槽数:7
散热支援:前方2组120mm风扇/140mm风扇、后方1组120mm风扇/140mm风扇
产品尺寸:446mm*210mm*470mm
净重:8.5Kg
旋刚风行者静音机壳开箱测试
风行者机壳外型简约俐落,左右两侧板与上方一体成型并无开孔,并于内部配置,隔音垫达到减噪静音效果,前面板上方保有2组旧式5.25吋装置孔位,进风口于前面板左右两侧与下方平角处,进风修饰口有多种颜色选择,显得相当时尚。
储存装置可安装,2组2.5吋硬碟与3组3.5吋硬碟(2组可通用于2.5吋装置),另外机壳本身配件提供,1组5.25吋档板转接架,可以供旧式3.5吋软碟机使用;机壳前面板上方I/O连接埠,提供开机键、电源指示灯、硬碟读取灯、2组USB 3.0、2组USB 2.0、3.5mm耳机麦克风孔位。
硬体支援,主机板可安装目前主流的,ATX与M-ATX尺寸,另外也可以安装到M-ITX尺寸的小主板,在CPU塔散可安装高度为175mm,高阶塔散在安装上没有太大问题,显示卡安装空间为380mm,以目前市面上最长的为325mm显示卡,要安装也是可以的,电源供应器安装空间为230mm,高瓦数的电源安装,空间也是相当足够的。
PCI-E扩充槽数量为7格,让多数的PCI-E介面安装,如显示卡、音效卡,或固态硬碟等..,安装无太大问题,所有PCI-E档板皆可重複利用,另外PCI-E档板还有开孔设计,有助于散热气流通过;散热支援可于前方安装2组120mm/140mm风扇,另外水冷可以安装240mm/280mm水冷排,后方可安装1组120mm/140mm风扇,或是120mm/140mm水冷排。
↑外盒以黑白配色为主,中央有机壳图示,右方为4项特点说明。
↑外盒左右两侧为,各国语言的详细规格说明。
↑外观设计相当简洁俐落,本体看起来相当低调。
↑前方面板,机壳本身保有5.25吋安装空间,上缘为光碟机或风扇控制面板开孔处,档板移除就可安装,进风处配置于左右两侧与下方平角处。
↑前面板上方I/O埠配置。
↑前面板可拆除,I/O埠配置于上方处,与前方面板是分开的,拆除时不用担心线材拉扯问题发生,在前面板内也可以看到整块的隔音垫。
机壳左右侧板为钢板材质,不过有预留钢化玻璃安装孔位,事后能在更换侧板材质。
↑左侧板。
↑右侧板。
↑机壳后方,左上为主机板I/O开孔处,右方可安装1组120mm/140mm风扇,或是120mm/140mm水冷排,中间的PCI-E扩充插槽为7组,档板全部皆可重複利用,此外并经过沖孔设计,让机壳内废热能有效排出,下置电源的安装方式。
↑机壳底部,左方为下置电源进风处,并配置防尘滤网,右方为第三颗3.5吋硬碟安装孔位,硬碟固定架单边可取下,只需要将底部与分舱处上方2颗螺丝拆除。
↑配件包内容为,说明书、束线带、蜂鸣器、十字转六脚套、5.25档板转3.5吋软碟机安装架、螺丝包,每包都清楚标示,让使用者清楚辨别。
机壳内部下方为分舱式设计,将电源供应器与3.5吋硬碟配置于分舱内部,与上方安装空间分明,另一方面也将电源供应器等其余线材收纳,让空间更加整洁,分舱右方的开孔处,能让2组120mm/140mm风扇与,240mm/280mm散热冷排能够通过安装,机壳本身还保有2组5.25吋的空间,让光碟机或风扇控制面板能安装,由于模组设计能在自行取下,释放内部空间;机壳在散热部份,附赠3组140mm风扇,分别安装在前方2组与后方1组。
↑机壳内部空间。
↑主机板在安装部份,铜柱9支已经预先安装于机壳中,如果是安装ATX主机板,就只需要把主机板放好,并使用螺丝固定就好。
↑显示卡安装测量后,含风扇的空间为370mm,对于现在市面上的,高阶显示卡的安装,也不会问题。
接着来到右侧板内,3.5吋与2.5吋的储存装置、电源供应器的安装都在此处,还有一些前I/O的相关线材等...。
↑I/O接线为,POWER SW、RESET SW、POWER LED、HDD LED、HD AUDIO、USB 2.0、USB 3.0(包含转USB2.0接头)。
↑2颗2.5吋装置的安装,在靠近前面板处。
↑安装时需要先将安装架取下,并将2.5吋装置放于安装架中,并在后方使用螺丝固定后,再锁回机壳内就完成。
↑3组3.5吋硬碟,安装于下方分舱内部,其中2颗为安装架固定,另1颗于机壳底部固定安装。
↑安装方式一样在安装架底部,使用螺丝固定就好,且安装架还有2.5吋硬碟的通用安装孔位,可以自行更换安装种类。
↑第3颗无安装架,于机壳底部使用螺丝固定。
↑最后电源供应器的安装,于右侧边放入,并于机壳后方使用螺丝固定后,就能完成。
↑电源供应器的安装空间为225mm,在高瓦数电源的安装,也能够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