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所著的一部讽刺小说,第一回名为“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主要为全书的背景和主题做了铺垫。这一回中,作者通过讲述王冕的故事,不仅描绘了一个清高自守、淡泊名利的士人形象,还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与批判。
王冕是一个才华横溢但不慕荣华的人,他拒绝了朝廷的征召,不愿在官场中沉浮,而是选择过着隐居的生活,专注于绘画和研究学问。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在当时追求功名利禄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通过王冕的形象,吴敬梓表达了对传统儒家道德观念的推崇,同时也揭示了科举制度下文人士大夫的种种弊端,如虚伪、势利等。
此外,《儒林外史》第一回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王冕的高洁与后来书中出现的一些人物的卑劣行径形成鲜明对照,从而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即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现实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
总之,《儒林外史》开篇便以王冕的故事为引子,不仅为整部小说奠定了基调,也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复杂多变的社会画卷,预示着接下来将要展开的一系列讽刺与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