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成一首 杜甫

《漫成一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原诗如下:

漫成一首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这首诗虽短小精悍,却意境深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生动的江边夜景图。全诗通过对江月、风灯、宿鹭和跳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与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首句“江月去人只数尺”,诗人用极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江面上明月倒映的景象,仿佛月亮就在眼前,触手可及。这种近在咫尺的距离感不仅突出了月色的明亮皎洁,也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宁静的氛围。次句“风灯照夜欲三更”,进一步点明时间,夜已深沉,风中摇曳的灯火微弱却温暖,为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一份柔和的人间气息。

第三句“沙头宿鹭联拳静”,将视线转向岸边,一群白鹭静静地栖息于沙滩之上,它们缩颈聚拢,姿态安详。这一画面充满和谐之美,象征着自然界万物安然相处的状态。最后一句“船尾跳鱼拨剌鸣”,则从平静的画面中突然引入动态元素——鱼儿跃出水面,发出清脆的声音打破了夜晚的沉寂。动静结合的手法使整首诗更加鲜活生动。

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抒发情感,但通过细腻入微的观察和精准传神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他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忘却尘世烦扰,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同时,这也体现了杜甫一贯关注生活细节的特点,即使在闲适的时刻,他也能够发现并记录下那些平凡却动人的瞬间。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