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讲解】《陈情表》是西晋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一篇奏章,全文情感真挚、语言恳切,表达了作者因祖母年老多病、无人奉养而无法应召出仕的矛盾心理。本文通过叙述个人经历与家庭困境,展现了忠孝难全的无奈与对朝廷的忠诚。
一、
《陈情表》共四段,依次展开:
1. 开篇陈述家庭情况:李密自述幼年丧父,母亲改嫁,由祖母抚养长大,感情深厚。
2. 说明身体状况和家庭责任:提到自己体弱多病,但祖母年迈,生活不能自理,需亲自照顾。
3. 表达对朝廷的感激与无奈:虽受朝廷恩宠,但因祖母在堂,难以赴任,内心充满矛盾。
4. 再次强调忠孝难全,请求宽限:希望朝廷能体谅自己的处境,允许暂缓任职。
文章层层递进,情感真挚,体现了儒家“孝道”与“忠君”的冲突与调和。
二、表格总结
内容要点 | 具体内容 |
作者 | 李密(西晋) |
文体 | 奏章(表文) |
写作背景 | 晋武帝征召李密入朝为官,李密因祖母年老需奉养而婉拒 |
主旨 | 表达对朝廷的忠诚与对祖母的孝心之间的矛盾 |
情感基调 | 真挚、恳切、哀婉 |
结构 | 四段式:家庭情况 → 身体状况 → 对朝廷的感激 → 请求宽限 |
修辞手法 | 反复抒情、对比、引用典故(如“乌鸟私情”) |
核心思想 | 忠孝难两全,以孝为先,请求理解与宽容 |
三、赏析与评价
《陈情表》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不仅因其情感动人,更因其在道德与现实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李密没有直接拒绝朝廷的征召,而是用最诚恳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困难,既不失礼数,又彰显了孝道。这种“以情动人”的写作方式,在古代文言文中极为少见,也使得这篇文章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道德感染力。
结语
《陈情表》不仅是李密个人情感的真实流露,更是中国古代士人面对忠孝抉择时的一种典范表达。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人生重大选择时,情感与责任同样重要,而真诚与智慧则是化解矛盾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