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赖耶汉语大词典】“阿赖耶”一词在汉语中并非常见词汇,但在佛教哲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源自梵文“Ālaya”,意为“藏”或“仓库”,是唯识宗(瑜伽行派)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在《阿赖耶汉语大词典》中,“阿赖耶”被详细解释为佛教术语,指人的第八识,即“阿赖耶识”,是储藏一切种子(潜在意识)的深层心识。
以下是对“阿赖耶”一词在《阿赖耶汉语大词典》中的与表格展示:
一、
“阿赖耶”在佛教语境中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尤其在唯识学派中被广泛讨论。该词源于梵文“Ālaya”,意为“藏”或“收容”,象征着一种深层的意识结构,能够储存个体的所有经验、行为和潜能。在《阿赖耶汉语大词典》中,“阿赖耶”被定义为“佛教术语,指第八识,亦称‘阿赖耶识’,为一切法的根本。”
该词不仅在佛学中有深远影响,在现代汉语中也常用于哲学、心理学及文化研究领域,作为理解人类意识结构的重要工具。词典中还收录了与“阿赖耶”相关的词汇如“阿赖耶识”、“阿赖耶性”等,并提供了简要的释义与用法说明。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拼音 | 释义 | 出处/来源 | 用法示例 |
阿赖耶 | ā lài yē | 佛教术语,指第八识,又称“阿赖耶识”,为一切法的根本。 | 《阿赖耶汉语大词典》 | 在佛学中,阿赖耶识是众生轮回的根源。 |
阿赖耶识 | ā lài yē shí | 佛教唯识宗的核心概念,指储藏一切种子的深层心识。 | 《成唯识论》 | 阿赖耶识是众生善恶业力的载体。 |
阿赖耶性 | ā lài yē xìng | 指阿赖耶识的本质,被认为是清净无染的本体。 | 《瑜伽师地论》 | 阿赖耶性虽含杂染,但本质清净。 |
阿赖耶识转 | ā lài yē shí zhuǎn | 佛教修行目标之一,指从阿赖耶识转变为清净识的过程。 | 《大乘起信论》 | 修行者通过觉悟,最终实现阿赖耶识的转化。 |
阿赖耶识缘起 | ā lài yē shí yuán qǐ | 佛教中关于因果关系的理论,强调阿赖耶识在缘起法中的作用。 | 《摄大乘论》 | 阿赖耶识缘起法是解释生死轮回的关键。 |
三、结语
《阿赖耶汉语大词典》作为一部专门收录佛教术语的工具书,为研究者和学习者提供了系统而权威的参考。其中对“阿赖耶”的解释不仅限于字面意义,更深入探讨了其在哲学、宗教和文化中的多重内涵。对于希望了解佛教思想或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这部词典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