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pt医学简称】在医学领域中,许多专业术语和缩写被广泛使用,以提高沟通效率和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其中,“DAPT”是一个常见的医学术语,尤其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DAPT”的含义、应用场景及临床意义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DAPT的定义与含义
DAPT 是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的缩写,中文译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它是指在临床上同时使用两种抗血小板药物,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常用于预防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血栓事件的发生。
二、DAPT的主要组成药物
目前,最常见的DAPT组合包括:
药物名称 | 英文名 | 作用机制 |
阿司匹林 | Aspirin | 抑制环氧化酶-1(COX-1) |
氯吡格雷 | Clopidogrel | 抑制P2Y12受体 |
替格瑞洛 | Ticagrelor | 可逆性P2Y12受体拮抗剂 |
普拉格雷 | Prasugrel | 强效P2Y12受体拮抗剂 |
三、DAPT的应用场景
DAPT主要用于以下情况:
1.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特别是药物洗脱支架(DES)患者。
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如不稳定型心绞痛或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
3.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以降低支架内血栓风险。
四、DAPT的持续时间
根据不同的临床指南(如ACCF/AHA、ESC等),DAPT的推荐疗程通常为:
情况 | 推荐疗程 |
支架植入术后 | 至少1个月,一般建议6-12个月 |
急性冠脉综合征 | 至少1个月,可延长至12个月 |
五、DAPT的潜在风险与注意事项
尽管DAPT在预防血栓方面效果显著,但也存在一定的出血风险,尤其是在长期使用时。因此,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如出血风险、肝肾功能、其他用药等)来评估是否适合使用DAPT。
六、总结
DAPT作为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重要策略,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临床场景。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双重抗血小板作用,降低血栓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然而,合理选择药物、控制疗程以及密切监测出血风险,是确保DAPT安全有效的关键。
项目 | 内容概要 |
DAPT全称 |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
中文含义 |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
常用药物 | 阿司匹林 + 氯吡格雷 / 替格瑞洛 / 普拉格雷 |
应用场景 | 支架植入术后、ACS、PCI后 |
推荐疗程 | 1-12个月 |
注意事项 | 出血风险、个体化调整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DAPT不仅是心血管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临床实践中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