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是谁建的是好久建的】乐山大佛是中国著名的佛教文化遗迹之一,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交汇处。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它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许多游客在参观时都会问:“乐山大佛是谁建的?是什么时候建的?”以下是对这两个问题的详细总结。
一、
乐山大佛的建造始于唐朝开元年间(公元713年),由海通和尚发起修建。海通和尚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僧人,他看到三江汇流之处水势凶猛,常有船只遇难,便萌生了建造大佛以镇水患、庇佑百姓的念头。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乐山大佛最终在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完工,历时约90年。
乐山大佛高71米,是弥勒佛的坐像,整座佛像依山而凿,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其建造过程极其艰难,工匠们在悬崖峭壁上开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尽管历经千年风雨侵蚀,乐山大佛依然屹立不倒,成为中华民族智慧与毅力的象征。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乐山大佛 |
建造者 | 海通和尚(发起者),后由多位工匠和僧侣共同完成 |
建造时间 | 开始于唐朝开元年间(公元713年),完工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 |
建造目的 | 镇压水患,庇佑百姓,弘扬佛法 |
佛像高度 | 71米(世界最大石刻佛像) |
佛像形态 | 弥勒佛坐像 |
地理位置 | 四川省乐山市,三江交汇处 |
历史意义 | 中国古代佛教艺术与建筑技术的杰出代表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乐山大佛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象征,更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毅力的结晶。它的存在提醒我们,历史上的伟大工程往往凝聚着无数人的坚持与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