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一世是什么意思】“不可一世”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自视极高、傲慢自大,认为自己在世上无人能及。这个成语常带有贬义,用来批评那些自以为是、看不起他人的人。
一、
“不可一世”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意是指项羽自认为天下无敌,后来引申为形容人狂妄自大,目中无人。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缺乏谦逊、过于自负的人。它强调的是一个人的自我评价远高于实际能力或现实情况,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和失败。
该成语结构简单,但意义深刻,常用于文学、日常对话以及批评性文章中,具有较强的讽刺意味。
二、表格形式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不可一世 |
拼音 | bù kě yī shì |
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 |
原意 | 形容项羽自认为天下无敌 |
现代含义 | 自视过高,骄傲自大,看不起别人 |
用法 | 多用于贬义,形容人狂妄自大 |
例句 | 他总是不可一世,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
同义词 | 目中无人、自高自大、孤芳自赏 |
反义词 | 谦虚谨慎、虚怀若谷、低调做人 |
使用场合 | 批评、讽刺、文学描写等 |
风格 | 正式/书面语,带一定讽刺色彩 |
三、使用建议
在写作或口语中使用“不可一世”时,应注意语境是否恰当。如果用于正面人物,可能会引起误解;但如果用于描述某些人的性格缺陷,则非常贴切。同时,避免过度使用,以免显得语气过于生硬或刻薄。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不可一世”的含义及其在现代语言中的应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