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识问答 >

陈实与梁上君子翻译及注释

2025-09-22 12:45:58

问题描述:

陈实与梁上君子翻译及注释,卡到怀疑人生,求给个解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2 12:45:58

陈实与梁上君子翻译及注释】一、

“陈实与梁上君子”出自《后汉书·陈寔传》,讲述的是东汉时期名士陈寔以仁德感化盗贼的故事。故事中,一名小偷潜入陈寔家中,被陈寔发现。然而,陈寔并未责骂或惩罚小偷,而是以温和的态度劝导他,并赠予衣物,让他改过自新。这一行为体现了陈寔的宽容与智慧,也展现了儒家“以德服人”的思想。

该故事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蕴含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常被用于强调宽容、教育和人性本善的观点。

二、翻译与注释

原文 现代汉语翻译 注释
陈寔字仲弓,汝南平舆人也。 陈寔,字仲弓,是汝南平舆人。 “寔”同“实”,为古文用字;“仲弓”是其字。
少为县吏,尝于月夜宿于亭,有盗者欲入,寔知之,乃呼其姓名,语曰:“卿何故至此?” 他年轻时做县吏,曾在一个夜晚住在驿亭里,有小偷想进来,陈寔知道后,就叫出他的名字,说:“你为什么来到这里?” 表现出陈寔的敏锐与仁慈。
盗者惊惧,因自投于地,乞求免死。 小偷非常害怕,于是自己跪在地上,请求饶命。 展现了盗贼的恐惧与悔意。
对曰:“吾非不孝,但家贫,不能养父母,是以至此。” (小偷)回答说:“我不是不孝,只是家里贫穷,无法赡养父母,所以才走到这一步。” 道出了盗贼的无奈与苦衷。
寔曰:“吾闻君子之行,不以利动心,不以穷改志。今子虽贫,然不失其志,可嘉也。” 陈寔说:“我听说君子的行为,不会因为利益而动摇心志,也不会因为困窘而改变志向。你现在虽然贫穷,但并没有失去志向,这是值得称赞的。” 陈寔以仁德感化盗贼,体现出他的宽厚与智慧。
乃赐之衣帛,令其去。 于是赏赐给他衣服和布匹,让他离开。 陈寔不仅没有惩罚,反而给予帮助,彰显其仁爱之心。
后数日,盗者果归还所窃物,且谢罪于寔。 几天后,那个小偷果然归还了偷走的东西,并向陈寔道歉。 表明陈寔的教化产生了效果。

三、总结

“陈实与梁上君子”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历史故事,通过陈寔对盗贼的宽容与理解,展现了古代士人的高尚品德。这个故事不仅反映了儒家“以德报怨”的思想,也为后人提供了关于教育、宽容与人性善恶的深刻思考。

通过此故事,我们也可以看到: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惩罚,而在于引导;真正的力量不在于威压,而在于感化。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