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2】维生素B2,也称为核黄素(Riboflavin),是水溶性维生素B族中的一种重要成员。它在人体内主要参与能量代谢、细胞生长和抗氧化反应等生理过程。由于人体无法自行合成维生素B2,因此必须通过饮食摄取。下面是对维生素B2的简要总结与相关数据表格。
一、维生素B2的基本信息
- 化学名称:核黄素(Riboflavin)
- 分子式:C₁₇H₂₀N₄O₆
- 结构特点:含有两个苯环和一个咪唑环,具有荧光特性
- 溶解性:易溶于水,不溶于脂肪
- 稳定性:对热、酸稳定,但易被紫外线破坏
二、主要功能
功能 | 说明 |
能量代谢 | 参与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过程 |
抗氧化作用 | 作为辅酶参与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再生,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损伤 |
维持皮肤和黏膜健康 | 缺乏时可能导致口角炎、唇炎、舌炎等 |
视力保护 | 有助于维持视网膜正常功能,预防白内障 |
红细胞生成 | 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改善贫血症状 |
三、食物来源
维生素B2广泛存在于多种食物中,尤其是动物性食品和某些植物性食品中含量较高:
食物类别 | 典型食物 | 含量(mg/100g) |
动物性食品 | 牛奶、鸡蛋、肝脏 | 0.1–1.5 |
蔬菜类 | 菠菜、芦笋、西兰花 | 0.1–0.4 |
坚果类 | 杏仁、核桃 | 0.2–0.6 |
谷物类 | 全麦面包、燕麦 | 0.1–0.3 |
水果类 | 香蕉、橙子 | 0.0–0.1 |
四、缺乏症与过量摄入
问题 | 表现 |
缺乏症 | 口角炎、唇炎、舌炎、眼干、皮肤炎症、贫血 |
过量摄入 | 一般无明显毒性,可能引起尿液呈黄色(因未被吸收的核黄素随尿液排出) |
五、建议摄入量(成人)
年龄 | 男性(mg/日) | 女性(mg/日) |
19–50岁 | 1.3 | 1.1 |
51岁以上 | 1.3 | 1.1 |
孕妇 | 1.4 | – |
哺乳期 | 1.6 | – |
六、注意事项
- 维生素B2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以免分解。
-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结核药、抗生素)可能影响其吸收。
- 适量补充可增强免疫力,但不宜过量。
综上所述,维生素B2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不可或缺的营养素。合理膳食搭配、避免长期光照及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有助于保持体内维生素B2的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