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古稀的意思是什么】“年逾古稀”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常用于描述年龄较大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这个词来形容那些已经年过七十的老人。那么,“年逾古稀”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它有哪些使用场景?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词语解释
- 年逾古稀:意思是年龄超过了七十岁。
- 年逾:指年龄超过。
- 古稀:源于古代对七十岁的一种说法。“古稀”出自杜甫《曲江》诗中“人生七十古来稀”,意指七十岁在古代是非常少见的长寿年龄。
因此,“年逾古稀”通常用来形容一位老年人已经年过七十,属于高龄阶段。
二、使用场景
| 场景 | 应用示例 |
| 文学作品 | “他年逾古稀,仍坚持写作。” |
| 新闻报道 | “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捐献了毕生积蓄。” |
| 日常交流 | “我爷爷年逾古稀,身体还很硬朗。” |
| 礼仪场合 | “感谢年逾古稀的长辈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
三、相关词汇对比
| 词语 | 含义 | 适用年龄 |
| 古稀 | 七十岁 | 70岁左右 |
| 耄耋 | 八九十岁 | 80-90岁 |
| 期颐 | 百岁 | 100岁 |
| 高龄 | 年龄较大 | 一般指60岁以上 |
四、文化背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七十岁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年龄节点。古人认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说明这个年龄段的人已经达到了一种人生的成熟和豁达状态。因此,“古稀”不仅是年龄的标志,也象征着智慧与阅历的积累。
五、注意事项
- “年逾古稀”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境,口语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需注意上下文,避免误解为“年老体弱”等负面含义。
- 在尊重老年人的前提下使用该词,体现对长者的敬重。
总结
“年逾古稀”是形容一个人年龄超过七十岁的表达方式,源自古代对长寿的珍视。它不仅是一个年龄数字的表示,更承载着文化和情感的内涵。在现代社会中,合理使用这一词语,既能准确传达信息,也能体现出对年长者的尊重与关怀。
| 项目 | 内容 |
| 词语 | 年逾古稀 |
| 含义 | 年龄超过七十岁 |
| 来源 | 杜甫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 |
| 使用场景 | 文学、新闻、礼仪、日常 |
| 相关词汇 | 古稀、耄耋、期颐、高龄 |
| 文化意义 | 代表智慧与成熟,体现敬老传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