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撼树什么意思】“蚍蜉撼树”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后来演变为“蚍蜉撼树”,用来比喻力量微小的人或事物试图去动摇强大的对象,结果徒劳无功。
“蚍蜉撼树”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字面意思是“蚂蚁摇动大树”,实际含义是形容人不自量力,企图用微不足道的力量去挑战强大的对手,最终注定失败。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不切实际、盲目自信的行为,强调要认清自身实力,避免做无谓的努力。
表格:蚍蜉撼树成语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蚍蜉撼树 |
| 出处 | 《庄子·逍遥游》(后世演化为该说法) |
| 字面意思 | 蚂蚁摇动大树 |
| 比喻意义 | 不自量力,试图用微小力量对抗强大对象,结果徒劳无功 |
| 使用场景 | 批评不切实际、盲目自信的行为,强调认清自身实力 |
| 近义词 | 自不量力、螳臂当车、以卵击石 |
| 反义词 | 量力而行、知难而退、审时度势 |
| 常见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也可口语中使用,带有贬义 |
|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蚍蜉+撼树) |
| 现代应用 | 用于描述某些人或组织在面对强敌时的不理智行为 |
通过了解“蚍蜉撼树”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在现实生活中如何理性评估自身能力,避免做出无谓的努力。成语不仅是语言的精华,更是智慧的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