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鸣得意是什么意思】“自鸣得意”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或表现感到非常满意,甚至有些沾沾自喜、自我陶醉的状态。这个成语通常带有一定的贬义,暗示这种得意可能显得过于自负或不切实际。
一、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自鸣得意 |
拼音 | zì míng dé yì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自鸣得意,以为天下无双。” |
含义 | 自己表示得意,形容人因自己取得的成绩而感到骄傲自满。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的态度或行为,带有贬义。 |
近义词 | 自得其乐、得意忘形、沾沾自喜 |
反义词 | 谦虚谨慎、虚怀若谷、自惭形秽 |
二、详细解释
“自鸣得意”字面意思是“自己表示得意”,引申为一个人在取得一定成绩后,表现出一种过分的自信和满足感。这种状态往往让人觉得这个人有点“自大”或“不够谦虚”。
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在小有成就后就洋洋得意、忽视他人意见的人。比如,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就开始四处炫耀,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这就是典型的“自鸣得意”。
需要注意的是,“自鸣得意”虽然带有贬义,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中性使用,比如描述一个人对自己努力后的成果感到自豪,但并不影响他人的看法。
三、使用示例
1. 他这次考试得了第一名,就整天自鸣得意,连老师的话都不听了。
2. 尽管公司业绩不错,但老板仍然保持低调,从不自鸣得意。
3. 有些人稍微有点成绩就自鸣得意,结果反而失去了进步的机会。
四、结语
“自鸣得意”虽然是一个常用的成语,但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给人留下自负或轻浮的印象。适当的自信是好事,但过度的自我欣赏则容易招致反感。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应学会适度表达自己的成就,同时保持谦逊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