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识问答 >

关于竺可桢的资料

2025-09-30 00:10:37

问题描述:

关于竺可桢的资料,这个怎么弄啊?求快教教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30 00:10:37

关于竺可桢的资料】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是中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科学院的首任院长。他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教育事业与国家发展,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竺可桢不仅在学术上成就斐然,还以其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者。他的研究涵盖了气候变迁、物候学、自然地理等多个领域,并提出了“物候学”这一重要概念,为后来的生态研究奠定了基础。

以下是对竺可桢生平及主要贡献的总结:

一、竺可桢生平简介

项目 内容
出生日期 1890年3月7日
出生地 浙江绍兴
教育背景 留学美国,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职业生涯 任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长等职
主要研究领域 气象学、地理学、物候学
去世时间 1974年2月7日

二、竺可桢的主要贡献

贡献领域 具体内容
气象学 创建中国近代气象观测系统,推动气象预报技术发展
物候学 开创中国物候学研究,建立长期物候观测体系
地理学 推动中国自然地理研究,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育事业 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期间,倡导“求是”精神,培养大批人才
科学管理 在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期间,推动科研制度建设与学术自由

三、竺可桢的学术思想与精神

竺可桢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主张“科学必须为人民服务”。他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强调科学家应关注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他的学术思想不仅体现在研究成果中,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的科技政策和教育理念。

此外,竺可桢非常重视数据的积累与分析,他亲自组织并参与了多年的物候观测,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基础。

四、竺可桢的代表著作

书名 出版时间 内容简述
《中国气候区划》 1934年 分析中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
《物候学》 1963年 系统阐述物候学理论与实践
《竺可桢文集》 多次再版 收录其学术论文与演讲稿

五、竺可桢的影响与评价

竺可桢被誉为“中国现代科学的先驱”,他的工作不仅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为后来的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研究奠定了基础。他的“求是”精神至今仍被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奉为座右铭。

在国际上,他也受到高度评价,被认为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中国科学家之一。

结语:

竺可桢的一生,是追求真理、服务国家的一生。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科学家精神,他的贡献不仅属于过去,也持续影响着今天的中国科学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