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个人简介】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浙江杭州人,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他以忠诚、清廉、能干著称,在明英宗时期曾力挽狂澜,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被誉为“再造华夏”的功臣。
一、人物生平简要总结
于谦生于1398年,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对兵法和治国之道有深入研究。他早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历任监察御史、巡按山西、河南等地,以公正严明、为民请命而闻名。1449年,明英宗亲征瓦剌,遭遇“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俘,京师震动。于谦挺身而出,力主坚守北京,反对南迁,最终成功击退瓦剌,稳定了明朝局势。然而,1457年,英宗复位后,于谦被诬陷谋反,含冤而死,年仅59岁。
二、于谦主要事迹一览表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于谦 |
字 | 廷益 |
号 | 节庵 |
出生年份 | 1398年 |
逝世年份 | 1457年 |
籍贯 | 浙江杭州 |
身份 | 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 |
主要成就 | 指挥北京保卫战,击退瓦剌;力主守城,稳定朝局 |
代表作 | 《石灰吟》(名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评价 | 忠诚、清廉、有担当,被誉为“民族英雄” |
历史地位 | 明代重要政治人物,后世敬仰 |
三、于谦精神与影响
于谦一生坚持正义、不畏强权,面对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展现了极高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操守。他的事迹不仅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成为后世弘扬爱国精神的重要象征。他的诗作《石灰吟》更是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和人格追求的坚定信念。
于谦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英雄,不在于权力的大小,而在于关键时刻是否敢于担当、坚持正义。